個體是有差異性的嘛。
喻清莜本來就是少年天才的設定,拿這樣的天才做例子,不是在對她進行降維打擊嗎?
哎!
可惜老夫人沒學過教育心理學,也沒考過教師資格證,不懂得照顧學生的心理健康。
李婆婆也不懂。
秋月那些先進的教育理念說出來,根本無人捧場。
老夫人繼續罵道:“你學那么多東西,用不到人身上,學得再好也是白費。”
“你藥煉得再好,也只是一個只會照方抓藥的藥童?!?
“不親手診治病人,你怎么對癥下藥?怎么開出新的處方?”
秋月無法辯駁,又實在突破不了心理障礙,只能低頭做鵪鶉。
老夫人看到她這副樣子就來氣,看著是在乖乖聽訓,不頂嘴不狡辯,其實頭生反骨,主意大著呢!
任你說破了嘴皮子,只要她不愿意,轉頭就開始陽奉陰違。
其實若單純只論藥理一途,秋月不僅天賦佳,而且很刻苦。
你讓她背多少藥學典籍,她都能背出來,讓她做出什么藥,她也能很快調配出來。
如果不遇到什么新的病癥,她照著前人的醫治方式,也能治得有模有樣。
但有什么人,是按照醫書生病的呢?
就是同一種疾病,生在不同的人身上,醫治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如果秋月天性蠢笨,教無可教也就罷了。
但僅僅是因為克服不了心理障礙,就放棄再進一步,未免也太可惜了。
在老夫人這里,她的徒弟,要學就必須要學到潛力的盡頭,只學一半算怎么回事?還不如一開始就不學。
老夫人不懂得什么教育心理學,但是她懂得以毒攻毒。
為了給秋月做脫敏訓練,她把秋月趕去了大廚房做活,吩咐了凡是宰殺牲畜的事情,都交給秋月來做。
秋月:“……”
您有沒有想過,殺豬宰羊不僅是一件血腥的事情,也是一件極耗體力的事情?
如果不是自己有在偷偷練武,那么她在廚房的這段日子,即使不被嚇死,也會被累死的!
無數的例子證明,人的適應能力是非??膳碌?。
秋月這個向來遠庖廚的“君子”,在廚房待了一年之后,就成為了一名冷漠無情的牲畜殺手,以及……解剖手。
她本就會舞刀弄劍,廚房分肉切菜這個活,簡直是給她量身定做的。
她如今,是廚房食材們最怕的活閻王,能眼都不眨地從窩棚里揪出一只鴨子,一刀抹脖,再熟練地拔毛宰塊。
片起肉片來,更是爐火純青,掌勺廚娘要求一指寬絕不片出兩指寬,要求厚厚的薄片,絕不切成薄薄的厚片。
只是她偶爾也會看著窗外的夕陽,懷念一下自己逝去的天真歲月——從前,她是多么儒雅斯文的淑女?。?
懷念完了,又埋頭繼續“哚哚哚”地切肉。
喻清莜聽聞她被趕去廚房當差,原本還有些擔心她在廚房過得不好,可等到親眼看她游刃有余地,料理了一只六七十斤的山羊之后,就再也不擔心了。
喻清莜看看被完整地剝離在一旁的羊皮,再看看把手中的刀舞出殘影的秋月,腦海中瞬間出現了一個詞“庖丁解?!?。
她從沒有哪一刻如同現在一般,那么具象地理解了這個成語。
回去后的喻清莜,就和祖母詳細地描述了自己的所見所聞,斷言秋月在廚房的實習生涯可以結束了。
老夫人對自己的教學成果很滿意,召回了頗有些樂不思蜀的小弟子。
秋月在仲春院學了十三年,終于學會了老夫人的一身本事,也獲得了師父頒發的畢業證書——口頭認證的。
在聽到老夫人那句“我已經沒有什么可教你了”的話之后,她立馬有了一種,自己可以下山歷練了的感覺。
她也真的出門歷練了。
或者說,她打算離開這個任務世界了。
她如今習得了老夫人的全部醫術,再也不是當初那個,任人搓扁捏圓的小丫鬟了。
離完成任務,只差一紙賣身契。
十三年來,中途有好幾次,老夫人都要給她放契,是秋月自己不愿意。
她找的理由是:沒出師之前,她是不會給自己贖身的。
系統也終于發現了她的小心思,氣得破口大罵,罵秋月欺騙它,糊弄它,把它當傻子哄。
秋月好說歹說,同它解釋了一大通理由,說學會醫術對后面的任務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磨刀不誤砍柴工”“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等等,才好不容易把暴躁的系統安撫住。
現在,她自己開口向老夫人索要了賣身契。
她是真的,要離開了。
離開之前,她給老夫人留下了所有新研制出來的藥方,以及她自己摸索出來的外科手術方法和工具。
她也去見了喻清莜,把給老夫人的東西同樣給了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