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華夫人,您相信了我,我自然也會給您我的誠意。”她將一個匣子遞給了楠華。楠華打開,看見里面裝了一顆人頭。正是當初當眾鞭笞她的那個啟人將軍。鴨西部擅長山中設伏,又熟悉山路,在他們的幫助下,半個月后,孟月池全殲了劉參最后的五千兵馬。劉參本人意圖逃亡群山深處,被息猛娘發現,一箭射殺。慶功宴上,楠華夫人帶來了她給“蘭花大人”的賀禮——一塊神奇的羅盤。“大人,只要將人的血滴進這個羅盤,不論這個人去了哪里,都能被這個羅盤找到。”只有巴掌大的羅盤仿佛是精銅打造,上面的八角都鑲嵌了綠色的石頭。就在孟月池看著這個羅盤的時候,一旁好奇的武黛玉突然說:“這上面的感覺,和騎鵝娘娘廟的對聯好像啊。”騎鵝娘娘廟的對聯?孟月池看向武黛玉。武黛玉比她姐姐要胖一些,也是黑乎乎的,才十三四歲的小姑娘一本正經地拿著那個羅盤。下一刻,羅盤上泛起了微光。“你們看!會發光!騎鵝娘娘的對聯也會發光!”“這東西,是從何處得來的?”孟月池問楠華夫人。楠華夫人也很驚訝,她連忙轉身看向自己的族人,身上的銀飾嘩啦作響。“是好幾百多年前,從一個負心漢身上得來的。”鴨西部有一個傳說,一個從天而降的男人喜歡上了一個鴨西部的姑娘,可這個男人在新婚之夜卻想殺了自己的新娘離開這里,被憤怒的鴨西族人囚禁在了山谷中。男人想要跑,鴨西部的族人就用鐵鏈鎖住了他。為了逃命,男人獻上了三件寶物,這個羅盤就是其中之一。“難道說這也是騎鵝娘娘用過的東西?”武家兩個姑娘一聽見“負心漢”,就先想到了騎鵝娘娘,遭遇了好多負心漢的騎鵝娘娘。武黛玉扣了下羅盤上的的石頭。這么精致的東西,跟她們娘娘的氣質不搭。“與其說是誰用過的,不如說,是不是,某種力量。”孟月池想起了朔北騎鵝娘娘廟,還有武家女不惜分支北遷萬里也要世代看守的地谷。 姑娘請披黃袍(三十七)所謂“人世悲喜不相通”,大概就是因為有人在慶功,有人在喝風。慶功的是殲滅了劉參叛軍的平盧軍,喝風的,則是在逃命的大啟滿朝文武。八月十四日,平盧軍牙帳將軍息猛娘射殺了劉參。就在幾日之前,守衛繁京的最后一道關隘——青門關被晁勇帶兵攻破。青門關一破,繁京附近幾州再無與逆賊相爭之力,各州刺史要么逃亡要么投降,一時間,晁勇的軍隊如摧枯拉朽一般化作血肉洪流奔涌向繁京。皇帝萬俟引在最初青門關剛破之時還說要御駕親征,過了兩日就在朝臣們的勸阻下改了主意,開始祭天。此時,繁京城中的豪族已經紛紛向西南奔逃。寰丘是大啟皇帝歷來祭天之地。百多年前,大啟第一位以女子之身登臨帝位的皇帝萬俟悠抱著被修改過的經書典籍祭問蒼天,從此廢掉了所有紙面上的男尊女卑。后來,她又修改《大啟律》,使三百女童在寰丘上讀了整整三日的大啟律法,從此大啟女子也能繼承家業、科舉為官、同賞同罰也被成了公認之事。站在寰丘上能俯瞰大半繁京,這里寂靜的深林和遼遠的蒼穹見證了大啟的一代又一代帝王。有的雄心壯志。有的不可一世。大啟絕不會有哪個皇帝像他此時這樣。站在寰丘上的萬俟引想著。像他這樣,狼狽。狼狽地祈求蒼天能幫他。無論如何,無論是誰。梅舸已經帶人準備好了難逃的車馬,被拋下的宮女太監們在哀嚎,他在寰丘甚至都能聽見那些哭聲。他不想成為逃離繁京的大啟君主,離開繁京逃往劍南、泯州,等著其他人把繁京奪回來,他呢,是不是從此就要看著那些掌兵節度使的臉色。
史書上會如何寫他?后世人會如何看他?天上的流云飄飄搖搖,跪在寰丘上的萬俟引在心中求上天能救他。可是蒼天不會給他回答。繁京的朱雀門大開,人們摩肩接踵帶著自己的家當奔逃。從皇城出發的馬車比他們都要快一步,怕御駕受阻,梅舸在半夜叫開了城門,跟在御駕后面的,是國子監的學子和松園書院、青松書院和五年前才重新開起來的白梨書院學子。“陛下,且小憩片刻吧!”這話,御前伺候的太監已經不知道說了多少次了。萬俟引都沒有理會。他透過輦車的幔帳看著在晨光里早就遠去的繁京,還有目光盡頭那些跟著的學子。“梅相竟然讓這些學子都跟著來了?”萬俟引的眸光深沉,盡管梅舸為他考慮得處處周到,可是看著那些學子,他就想起了劉參在玉州時候坑殺了數百玉山書院學子一事。“陛下,您在看什么?”聽見心腹隋正陸的話,萬俟引頓了頓,才說:“我在看梅相的善心。”被先帝一手從女官提拔成了兩朝宰相的梅舸,手段狠辣,行事狡詐,先帝說她有一顆持正之心,讓萬俟引覺得難以理解。此時,他好像也察覺到了。在這種時候還想著能保全這些學子,梅舸也許比她平日里表現出來的要更多情。伺候在輦車旁邊的隋正陸聽見陛下提起了宰相梅舸,心中又是一動。陛下棄繁京出逃,這事必須有人將罪責攬下。梅舸身為兩朝宰相,正是最好的人選。“百里夫子,您說我們什么時候能再回來呢?”被稱作“百里夫子”的女子穿著一身素袍,正低頭看著腳下的路,聽見了學生的問題,她搖搖頭說:“何時能回來?我要是能知道,早就投奔了寧國公做她麾下軍師,又怎還會在這里?”聽百里夫子說起寧國公,問話的學子長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