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雪撐著眼皮,定定地看了秋月好一會兒,才道:“謝謝你,姑娘房里左邊架子第五層,從左往右數第三格里面的藥,你都拿來吧,我來辨認。”
秋月依言去了青葵院的正房,發現正房前廳的兩面都是貼墻而立的大木架,上面放滿了琳瑯滿目的瓶罐碗盅。
她猜測不是毒就是藥,不敢亂動,怕一不小心把自己給毒死了。
原文女主喻清莜,是一位醫毒圣手,不僅醫術高超,而且還有一手出神入化的用毒之術。
在原文中,她離經叛道,但是涉世未深,被話本子誤導,想要追求自由愛情。
其實本質是想追求精神自由,反抗世俗禮教對女子的壓迫。所以父母越反對什么,她就越要做什么。
于是,被道貌岸然的渣男方家大公子方景安欺騙,私奔出逃。
在私奔途中,兩人遇到了山匪,渣男不知道喻清莜會用毒,害怕之下把她推向山賊,想要自己跑路。
喻清莜失望憤恨之下,幡然醒悟,毒殺了山匪和方景安,自己也被山匪所傷,恰巧被路過的男主所救。
男主身患絕癥,又被喻清莜所救。
這個故事,就是一個關于救贖與被救贖的故事。
想到這里,秋月記起還有個雁雪在等著她去救贖,急忙終止住自己發散的思維,小心翼翼地拿了雁雪所說的幾瓶藥,回了雁雪的居所。
秋月沒有伺候過人,更不要說給人上藥了。她拿著剪刀想把雁雪沾血的衣裙剪下來,卻無處下手,來回比劃了半天還是不敢剪下去。
幸好此時,二夫人派來的醫婆終于到了。醫婆接過了她手里的剪刀,打發她去端一盆熱水過來,就唰唰兩下把殘破的衣裙剪開了。
秋月去正房拿藥的時候,就看到里面的爐子上是燒著水壺的,她直接去那邊把水壺提了過來,然后在雁雪的屋子里找出了帕子和水盆。
就這樣,在秋月笨拙的輔助下,姓李的醫婆給雁雪清理了傷口,上了傷藥。
這一切都做完之后,她對秋月囑咐了剩余傷藥用法,就打算走了。
秋月不知道她是什么來歷,但總之是比她這個干雜活的小丫頭有排面的,客氣地喚道:“李婆婆明日還來嗎?我……我不會上藥。”
李婆婆一邊收拾自己的藥箱,一邊道:“有四姑娘做的藥,你只要按我說的順序給她抹上去,就死不了。”
“我忙著呢!哪有時間天天過來給她上藥?”
“等她只剩一口氣了,再來找我?”
說著頭也不回地走了。
從她的話中,秋月聽出一種屬于高人的傲氣。
看來這位李婆婆,在這府里應該不是什么泛泛之輩。
奈何原身地位太低,接觸的人很少,不認識。
秋月見雁雪并沒有昏睡過去,就好奇地問道:“這位李婆婆是誰啊?醫術很好嗎?你現在感覺怎么樣?”
雁雪很感激這個小丫頭今天對自己的關照,耐心地回答道:“她是老夫人身邊的人,平常不怎么出來走動,所以你不認識。”
喻家的老夫人,是一位傳奇人物。
喻清莜的醫術就是襲承自她。
喻老夫人姓辛,閨名一個黛字,是來自南疆的巫女,善醫也善毒。
她年輕時行走江湖遇到了喻清莜的探花郎祖父,二人一見鐘情,私定終生。
喻家是京城的世家大族,祖上曾出過兩任閣老,如今后代雖然沒有入閣拜相的,但是位列朝堂的子弟不少,且歷經幾朝,底蘊深厚。
為了嫁入喻家,辛氏答應不再行醫問診,安心在內院之中相夫教子。
她本就亦正亦邪,對救死扶傷也沒有什么執念,從此洗手進了喻家當官太太。
辛氏嫁進喻家之前答應過,不讓后代行醫,故而辛氏所有的子女,走的都是典型的世家子弟的教養之路,兒子讀書考科舉,長大后為官做宰,女兒學習世家禮儀,長大后嫁入門當戶對的人家相夫教子。
所以喻清莜的父輩中,都沒有修習醫術的人。
直到喻清莜這一代,辛氏頂頭的公婆、長輩基本都死絕了,沒有人再對她管頭管腳,所以當喻清莜表現出醫毒方面的天賦時,辛氏就把一身的醫術都傳給了她。
不管是巫女出身的祖母,還是探花郎出身的祖父,都是通達之人,對后代子孫的教育不拘泥于世俗禮教,故此喻清莜自小就性格叛逆。
她最喜歡這對祖父母。
喻老爺和喻老夫人也很喜愛這個天性聰慧的孫女。
喻清莜的一身反骨、叛逆,大多都是他們縱出來的。
喻清莜的父母,喻家的二老爺和二夫人,卻很是看不慣女兒的種種行事,奈何喻清莜實在很會討人歡心,他們又下不了狠心管教,所以每次的管教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沒有什么威懾力。
喻二夫人,出自傳統的世族家庭,從小規矩教養就極其嚴厲,思想守舊,要求子女走“正道”。
喻二老爺,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