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能有先前的盛況,裴家功不可沒,如今這般田地,禍也在裴家。
李彌見明檀嘆氣,道:“戰禍已經結束,瑯琊很快就會恢復,不但恢復,還會越來越繁華。”
明檀頷首,如今西陵成為大梁屬國,瑯琊的地位更上一層樓,以后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咦,這家鋪子竟然還在。”李彌驚嘆道。
明檀轉頭一看,原來是那間賣奇花異草的鋪子。
明檀笑道:“打起仗來,花花草草倒是沒人稀罕,金鋪,糧店,當鋪首要遭殃。”
這個時節,鋪子內的花草也并不多,明檀他們今日喬裝,也沒買,只在外頭看看便繼續走了。
走過幾步后,李佩好奇問:“這鋪子怎么了?”
明檀看看李彌,示意他來說,李彌道:“我曽在這兒給你檀兒姐姐買了盆奇花。”
李佩頓時做恍然狀,帶著壞笑道:“哥哥和檀兒姐姐的故事可真多啊,足跡也遍布大梁半壁河山呢。明年,還要遍布西陵去呢。”
明檀笑道:“往后我們都帶著你。”
李佩道:“不不不,我暫時跟著就成,往后你們還是兩個人吧,我就不在跟前討嫌了。”
三人都笑,李佩也不小了,將來也是要嫁人的。到時候,自有能陪在她身邊的人。
明檀三人在瑯琊城走了一圈,看到幾處施粥的棚子,又有分發糧食和布匹的,各處損壞的建筑也都在修繕著,這個冬天,還是能熬過去的。
回到將軍府后,明檀他們以明檀和李彌的名義捐了兩萬兩銀子,用作戰后重建。
瑯琊城那百姓本就感謝李將軍,這會兒聽說他們又捐銀子,越發對他感恩戴德起來。而對明檀郡主,他們也知道,那都是西陵人的借口和把戲,郡主有什么錯,她不過是生的美些,就該被人搶走嗎?而且,他們還聽說了,朝廷承諾,外敵想要掠奪任何一個大梁人,大梁的將士們都是不允許的。
明檀他們看見城中有些孤兒,便建了育幼堂,而且,不光孤兒,若是家中實在困難,養不活的,也可以送進去。
一時,明檀和李彌的名聲越發好起來。
小年這日,明檀和李彌買了一批年貨,親手發放給城中百姓,城中一派歡欣,明檀帶來的私庫卻見了底。
臘月二十五,將軍府來了一批人,竟是長公主給明檀送年貨來的。也不知道這一路他們怎么來的,明檀看著長公主的信,恨不得即刻回京,與家人一起團圓。
長公主不但給明檀送來的年貨,還給她帶了十萬兩銀票。讓她到西陵后,看到喜歡的寶貝盡管買下來。
李彌兄妹也收到了長公主特地為他們準備的年貨和信,李佩眼淚汪汪的對李彌道:“哥,我想長公主了,檀兒姐姐是為了找你才和長公主分開這么久的,長公主還惦記著我們兄妹,你可不能辜負她。”
李彌心下何嘗不感念長公主的關懷呢,他摸了摸李佩的腦袋道:“我知道,我不會辜負她的。”
轉眼便到除夕,有了京城送來的年貨,明檀他們的年夜飯格外豐富。
明檀感嘆道:“往年都是在宮里過年,年后么又參加這宴那宴,今年在瑯琊,倒是過個清凈年。”
李彌道:“檀兒不覺得冷清就好。”
“冷清嘛,多少還是有點的,但這不還有你們嗎?”明檀笑著看著兩兄妹。
李彌兩兄妹同時在心里說:我們才是多虧有了你。
三人歡歡喜喜地用了年夜飯,又在一處說話守歲,一起跨過了這多事的一年。
正月里,李彌借口身子還未恢復,只參加了一次薛將軍的邀請,旁的一概推掉。明檀也不見外客,當真過了一個極為清凈但溫馨的年。
二月初,京城的禮官到瑯琊。
明檀和李彌接見眾人,明檀一眼在人群里看一個不該出現的人,曉玲瓏……
他沒有易容,應當不是私自過來的,皇上竟然允許他回西陵了?
與禮官們簡單寒暄,讓他們下去歇息后,明檀把曉玲瓏留下了。
明檀還沒開口呢,曉玲瓏倒是從懷里掏出一封信來,雙手呈上道:“郡主,李將軍,皇上有密旨給二位。”
明檀直覺這密旨多半不是好事,一時都不想接。
李彌只好接過,拆開看后,臉色也變得極難看。
明檀嘟噥一句:“果然沒好事!”便從李彌手上接過密旨。
看著看著,明檀臉都氣紅了。
曉玲瓏顯然是知道密旨的內容,這會兒頭埋得低低的,生怕自己嘴角的笑意被瞧出來。
皇上竟然在密旨上說,讓明檀和李彌從西陵帶回一個質子!由西陵女皇和曉玲瓏生的質子!
明檀氣得把信一丟,一提裙擺就要往外走:“我這就回京!我要鬧上崇華殿!”
曉玲瓏摸了一下鼻子道:“長公主已經鬧過了……”他沒敢說,不光長公主鬧了,太后都差點絕食。
李彌忙拉住明檀:“這是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