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林夔也想去,但他沒去成,因為他正和徐蘅議親,家中放話,他要敢去,親事作罷。林夔擔心自己娶不到媳婦兒,只好看著身邊好兄弟們一個個鬧。
這三日里,長公主為李彌張羅了許多寶貝。有貼身的軟甲,頂好的傷藥,解毒丹,特制的軍靴……這些東西,都在李彌出征前一晚,由明檀親自送到李彌如今的居所。
把這些東西給李彌一一說明后,明檀從袖中取出一枚玉佩。
“要準備的東西都齊全了,只差一樣。”明檀眸中帶淚,“只差我對你的祈愿,這是我從小貼身佩戴的,你拿去。”
李彌接過玉佩,上頭還帶著檀兒的體溫,他緊握在手心。
“檀兒……”該說的話都說了不知多少遍,李彌紅了眼眶,看著明檀,吻掉她眼角的淚。
“這是我的保命玉佩,你得快些回來,把它還給我。”明檀聲音帶著哭腔。
李彌從未見過明檀這般,只覺得心肝被摧得生疼,他將明檀摟進懷中,吻著她的發絲道:“我會早點回來,一定會,信我,等我。”
兩人相擁把離別珍重,早日平安歸來的話,說了千百遍,最終還是要暫時放開。
翌日天沒亮,李彌就出征了。
明檀去過瑯琊,李彌走后的每一日,她都會在心里算著,他這會兒可能到哪了。有天她和李佩說起后,李佩便每日會來問:“哥哥今日到哪兒了?”
李彌走后的第十日,宮里又收到西陵寄來的信,三皇子再次提出要明檀和親,為了表現誠意,只要明檀郡主到瑯琊,他就可以釋放先前被俘虜的大梁兵將。
皇帝沒把三皇子的信公之于眾,畢竟這對明檀的名聲不好。但邊關起戰事,京城還是起了一些傳言——
“聽說了嗎?咱們大梁人拐了西陵的七公主!他們才要打仗的!”
“什么呀,不是裴家人想要聯合西陵造反嗎?”
“你們說的都不對,是西陵的三皇子想要娶我們明檀郡主!”
“只要郡主嫁給西陵三皇子,他們就撤兵了!”
“那就把郡主嫁過去唄,省多少銀子,少死多少人?”
“可不敢亂說……”
京城許多地方都能聽到這樣的傳言,甚至上朝時也有大臣指出,出征勞民傷財,不如郡主和親,兩國永結秦晉。
皇帝大怒,喝問說這話的官員,如今秦在何處?晉在何處?今日西陵占了瑯琊要郡主,明日又想要誰?要什么?他們要,就給?
天子一怒,京城里的流言立馬被控制住了。
明檀算著日子,道:“大軍應當已經到瑯琊附近了。”
“檀兒姐姐別擔心,哥哥最厲害,一定會平安無事。”李佩道。
這話,這幾日李佩不知說了多少遍了。
但明檀知道瑯琊關易守難攻,不是那么好打的,尤其西陵有裴家余孽相助,攻城只會更難。
果然,一個月過去了,邊關傳來戰報,瑯琊關還沒打下,不但沒打下,還又丟了附近的兩座縣城。西陵三皇子放話說,只要大梁大將軍斬了李彌就歸還一城。
長公主府里,還在為郡主準備嫁妝,明檀卻一點待嫁的喜悅都沒有,人也消瘦了些。
長公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原先覺得檀兒不開情竅,對李彌只是有好感,談不上多深情,如今瞧著,倒是她想錯了。
明檀自己也有些意外,她以為日子久了,她肯定就習慣了。沒想到,她一日比一日更加思念、更加擔心李彌。
兩個月過去,瑯琊關還沒有打下來,朝堂上再次有大臣提出讓明檀郡主和親,及時止損,民間也終于有了明檀郡主是紅顏禍水的流言……
流言甚至傳到了太后耳邊,太后大怒,把皇帝叫過去罵了一頓,怪他養的將軍不中用,連累她的外孫女被罵。
明檀也聽說了流言,但她并不擔心,只要瑯琊拿回來,流言很快就會平息。可惜瑯琊不是那么好打的。裴家在瑯琊經營多年,瑯琊的每寸土地,每家每戶,都沒有比裴家更了解的了。
京城的日子照樣過,只是西邊兒來的美食香料等少了許多。
這日,有兩個貨郎打扮的人來到長公主府門口兜售,說他們有好東西想要獻給長公主。
門房是個有眼力界的,那挑擔子的還好,另一個壓根不像貨郎,他把兩人扣下,派人去回長公主。
長公主這會兒正和明檀李佩一處,明檀一聽來報,心下頓時有了猜測,忙道:“快請他們進來。”
長公主也反應過來,有些吃驚道:“不會真是他們吧?”
“多半就是!”明檀聲音都高亮幾分。
“那他們還真是有本事。”長公主道。
李佩好奇她們說的是誰,但她不問,只乖巧地坐著。
不多時,兩個貨郎打扮的人被請進花廳,其中一個貨郎擔子在挑在肩上。
明檀看著兩人,以為自己看錯了,這兩人完全不像曉玲瓏和七公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