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公府。
太后突然而下的懿旨叫護國公夫婦十分意外。傳旨的太監不等護國公上前詢問,道了聲“恭喜國公爺,恭喜國公夫人”便走了。
“太后怎么突然下這懿旨?明檀郡主不是殺了人,被關在大理寺么?”眼看著太監走遠了,護國公夫人才問身邊的護國公。
護國公捧著太后懿旨,面上仍帶著和善的笑:“卻之的婚事終于定了,明檀郡主與我們卻之倒是相配。”
站在護國公夫人身后的三姑娘李佩陰惻惻地道:“一點兒都不配。”
◎恨不得即日成婚。◎
護國公看看李佩, 臉上仍是笑盈盈的:“可不許胡說,這是太后娘娘賜婚。我這就上朝謝恩去了。”
三姑娘轉身便走,護國公夫人看了一眼護國公, 眼里帶著疑問,護國公笑道:“去照顧佩兒吧,沒事。”
護國公夫人扭身去追李佩,幾步追上后, 便將人摟進懷中, 細聲說些什么。
朝上, 皇帝高坐龍椅, 在今日上朝的大臣里,看到了平日不太常見的人。有福安夫人,有在朝廷掛著虛職的裴家家主, 有祝家的一位瘸了腿的老將軍,還有明駙馬……真是熱鬧得很。
“有事啟奏……”大太監高聲唱宣。
話音未落,福安夫人便率先站出:“啟奏皇上, 老身要狀告大理寺卿吳恒。”說罷雙手高舉過頭, 手上是她起早寫就的奏折。
太監上前接過奏折呈給皇上,皇上看過后, 對吳恒道:“吳恒,福安夫人狀告你,包庇兇犯, 縱容惡徒在大理寺行兇, 毒害她的愛徒,你可認罪。”
吳恒昨夜未得面圣, 心下便知不妙, 一整夜沒合眼, 等他回到大理寺時,李彌這小子竟然睡了,他都沒見著,只好又回府去。這會兒聽福安夫人竟直接沖他來了,連忙跪地道:“微臣該死,微臣確有疏忽之罪,但絕無包庇兇徒之意。”
福安夫人顫顫巍巍,指著吳恒:“若非你包庇兇徒,誰能在大理寺行兇?不知道吳大人是收了誰的天大好處,要縱容兇徒殺害郡主案的重要證人,致郡主于死地,視王法于虛設?”
福安夫人這話一出,祝家那位瘸腿將軍也站了出來:“家中稚女,本是為郡主作證,還其清白,怎料竟在大理寺被人毒害,皇上,有人不但想謀害郡主,還無視法度,藐視朝廷,請皇上嚴查吳大人背后之人。”
裴家家主此時恨不得親手了結了家里那些不成器的后輩,他是覺得皇上與明檀郡主做戲,害他們丟了瑯琊關,但他也沒想過要明目張膽陷害明檀郡主。且做得那樣拙劣,錯漏百出!昨日他的心腹來報時,他就覺得大事不妙,郡主豈能輕易陷害,沒想到,今日一來,竟還有進大理寺殺人之事。
昨日還有人彈劾長公主呢,今日朝上的風向就不一樣了。別人不知道,但他心知肚明,死在大理寺的人,多半就是皇上下的手,他們裴家不成器的子侄,親自給皇上遞了捅向他們自家的刀,這次裴家必然傷筋動骨。
裴家主直直跪地,膝蓋發出咔嚓一聲,接著便是嘭嘭的磕頭聲:“微臣治家不嚴,家中不肖子弟,一時糊涂,鑄成大錯,求皇上責罰!”
見裴家主認罪得這么主動,龍椅上的皇上還有點惋惜,他要是拒不認罪多好……
裴家不但認了陷害郡主之罪,連進大理寺殺人的罪也一并認了,還非常識相地幫吳恒把“罪”也認了。吳恒這會兒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呢,頓時心如死灰。
裴家認完罪,證明明檀郡主是無辜的,明駙馬立馬出列謝恩,既謝皇上還明檀清白,又謝太后為明檀賜婚。明駙馬出列后,護國公也跟著謝恩。
朝堂上一片道喜之聲,氣氛頓時熱烈起來。
福安夫人和祝老將軍對視一眼,兩人皆默默嘆息一聲。
定國公也暗暗嘆了口氣,他的好孫兒徐旻這會兒還在祠堂跪著呢。
長公主一早便在大理寺門口等著,巳時上,有太監領著皇上和太后的壓驚禮到了大理寺門口。
李彌接到皇上口諭,緊繃的唇角松弛下來,整了整衣冠,去見明檀。
天剛亮時,他來過一趟,明檀那會兒還歇著,他也沒叫醒她。
明檀見他過來,一時面色染上緋紅,李彌心中歡喜,見明檀這般模樣,心下為之傾倒,恨不得即日成婚。
見李彌望著自己有些發呆,明檀忍不住嗤笑一聲,繼而問道:“李大人,外頭如何了?”
李彌語帶委屈,小聲道:“還叫我李大人。”
明檀嗔道:“說正事。”
“太后今早,給我們賜婚了。”李彌道。
明檀臉越發紅,昨日她叫李彌回去和娘親說他們的事,心里已經有數,這會兒李彌口中說出,仍不免心跳快了幾分。
“都叫你說正事了。”明檀別過臉,不看李彌。
李彌淺笑一聲:“婚姻大事,還不算正事嗎?”說罷去拉明檀的手,明檀哪能如他意,不過77zl掙扎不過,到底被他握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