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和林家也不例外,徐蘅和林若瑜因著和明檀要好,兩人沒少被家中姐妹、表姐妹打聽長公主的喜好。被問得煩了,兩人索性一起躲到明檀這兒了。
明檀聽了兩人的抱怨,咯咯笑道:“還真是難為你們了。”
“可不是,一個個地巴不得嫁進皇家呢。”林若瑜道,“反正我是不樂意的。”
徐蘅嘆了一聲:“你家還好,我家倒是竭力想讓我嫁呢,我就說怎么這樣好,一直由著我不說親,原來是是在這等著我呢,早知如此,還不如我自己早早相看呢。”
明檀和林若瑜都看徐蘅,明檀有些驚訝:“竟有此事?”
徐蘅無奈點頭:“可不就是有這事,還是我娘親口說的。說我與你關系好,長公主對我也熟悉,好像我活該要當個皇子妃似的。”
明檀有些恍惚,因為她忽然想起,前世不也有這事么?甚至她們當時說的話都是一樣的,只不過后來徐蘅和林若瑜都沒有嫁入皇家,林若瑜在十九歲那年,突然很倉促地嫁了一個武將,后隨軍去了邊關;徐蘅在她離世的時候,與她一樣,沒有嫁人。且最終挑選的皇子妃與明檀關系也都一般,她才一時沒想起來。
“你放心,有我和我娘呢,你不想嫁,就不嫁。”明檀笑道,這話她前世也說過,不過她前世沒有說后來的話,她問兩人,“說起來,你們有想過將來要嫁什么樣的人嗎?”
徐蘅搖頭道:“沒有想過,也想不出來。”
林若瑜想了一會兒,道:“如果非要選的話,我想要嫁一個武將呢。”
明檀笑笑,原來她們看來倉促,林若瑜卻是早就心里這么想了。
兩人都看明檀,問她:“那你呢?”
明檀看看兩人,嘆了聲,搖搖頭道:“有人呢,說我是個對‘情’無動于衷之人,所以我呀,這輩子怕是嫁不成了。”
林若瑜和徐蘅對視一眼,兩人異口同聲道:“李彌說的?”
明檀緩緩點了兩下頭,繼而語氣便有些不悅:“真的,他當我面這么說的,是不是特別過分。他自己都拒絕了多少人,還好意思說我!”
徐蘅掩嘴笑道:“那他是沒見著這會兒的你,若是見著了,一定不會這么說了。”
“阿蘅這話是何意!”明檀警惕地道。
林若瑜跟著笑:“還不就是說你對李彌有情!”
明檀頓時臉紅了,嚷道:“才沒有!他本人都覺得沒有了。”
“沒有你臉紅什么,他覺得你無動于衷那是他笨。”徐蘅道。
“倒是頭一次聽人說李彌笨。”明檀笑道。
林若瑜道:“檀兒,你該不會后悔寫信與他絕交了吧?”
“自然不后悔!”明檀忙道,“又沒想過嫁給他。”
徐蘅和林若瑜見明檀急了,也不繼續追問她,她們都知道明檀的性子,再追問下去,日后就算明檀心里后悔了,也會因為面子上過不去,而不與李彌和好。在她們看來,明檀心里還是有李彌的,若是檀兒一定要嫁人,那李彌也算比較合適的了。
明檀見她們不再議論她與李彌之事,心下也松了口氣,又將話頭轉移到此次的賞菊宴上。
賞菊宴雖說是長公主府辦,但宮里還是送來的擬定的邀請名單。
明檀在長公主書房,看到了這份名單,皆是京城數得上的勛貴人家的姑娘,徐蘅和林若瑜自然在列,樂陽也在列,當然她是來作陪的。
叫她意外的是,這名單上竟然還有祝清悅和柏綺漱。這二位的家世可與皇子妃的身份不配,宮里怎么會送出這樣的名單來,也是怪事。
“檀兒覺得這名單不妥?”長公主道。
“就是看到了祝清悅和柏綺漱,她們兩人的家世似乎尋常了些。”明檀道。
長公主笑道:“總要有些家世尋常的襯托一番的,這不上頭還有樂陽呢么,也不都是為著選皇子妃。再者,你覺得她們家世一般,祝家其實也算世家,福安夫人更是不用說了,她們也算來得。”
明檀心道,但是她們不都是心儀李彌么,還會來參加選皇子妃的賞菊宴?
名單上還有一人叫明檀很在意,那就是護國公府的三姑娘,這位三姑娘,明檀還是在她很小的時候見過一兩次,后來聽說身子不好一直養著,沒想到她竟然也受邀了……
“娘,我幫您寫請帖吧。”明檀道。
“好,我本來想叫你父親寫的,檀兒肯幫娘真是太好了。”長公主笑道。
明檀命侍女研墨,照著宮里送出來的名單寫帖子。長公主在旁看著閨女寫字,贊道:“我們檀兒的字越發好了。”
“也就娘能夸得出口了,近來疏于練習,已經不能看了。”明檀笑道,她忽地想起一事來,筆一頓,一滴墨落在紙上。
先前李彌曾說要帶她去拜訪清一居士呢,自己為著要與徐蘅和林若瑜一起沒有跟他去。之后沒多久,她就給他寫了決裂信,這事自然不了了之了。
若是當日,徐蘅與林若瑜沒去找她呢,她是不是已經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