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婉儀寫的劇本其實并不算太長,一共就三十集。元熙歷史上本來就只活了三十二歲,而從十六歲開始嶄露頭角,到三十二歲英年早逝,才十六年。十六歲到二十歲之間打了不少仗,但那時候畢竟年紀輕,軍中最有話語權的不是他,所以關鍵的戰役也就那么兩三場。在劇本里就是前四集,這前四集里還要加上一些五六歲時、十歲出頭時的戲份。元熙本身長得就不顯老,就算到四十好幾都看著是個二十七八的帥哥。現在本來也年輕,化妝化嫩點,造型再弄得少年氣一些,演的時候眼睛瞪大,還是活脫脫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模樣。但十六歲元熙能演,童年就絕對演不了,劇組選了兩個小演員,一個演童年,一個演稍大一點的少年。找人劇組的所有人都花了不少力氣,雖然小演員的戲份很少,但也馬虎不得。最后從童模和童星里選了兩個合適的,小演員戲份都在影視城拍,現在都進組了。二十一歲到二十五歲則是元熙展翅高飛的時候,這期間他打了十幾場經典戰役,登基前一年因為父親猜疑兄弟不和,還專注政斗了一段時間。這部分劇情可以說是全劇最精彩最讓人熱血沸騰的一段,除了被大哥陷害軟禁的那段,前面的百戰百勝和后面的奪位登基,都完全是爽文劇情,張婉儀寫劇本的時候重點刻畫了這里。而登基之后,除了最開始的滅燕之戰,后面元熙就基本遠離戰場了。大部分時候都是專注內政,如果就照著史書平鋪直敘,會有點無聊。畢竟觀眾是看電視劇,不是做考古研究,張婉儀就抓了幾個關鍵事件,同時側重寫元熙的親情友情君臣情。最后元熙病重,南陳趁機支持高珩叛亂,元熙駕崩在去靈州的路上。全劇的高潮就在元熙登基前后,這個高潮如果太早,后面又是相對沒那么熱血的內政,又是一大堆糟心虐男主的戲份,就沒人看了。所以登基之后的篇幅也少,就八集,最后一集講的是元熙死后的事,還沒元熙的戲份。而高懷瑜是在元熙登基之后才撿回家的,他演的清河王直到被挑出來演小元熙和小小元熙的小演員, 和正主是一個類型的長相。雖然年紀很小完全沒長開,但已經能看出來骨骼非常立體,只要習慣良好, 不出什么意外長大絕對是大帥哥。尤其是小元熙的演員, 十二三歲正在發育期,長得太快體型偏瘦, 五官顯得更加清晰鋒利,加上給人的感覺就特別像。唯獨眉眼不像,元熙是很少見的那種好看的內雙,顯得成熟, 搭上一雙劍眉,在元熙的臉上有神又有氣勢。而小演員是雙眼皮,眼睛漂亮又柔和,倒是像高懷瑜, 眉毛也細細長長, 看著秀氣。
高懷瑜看見他都有些震驚, 險些懷疑是不是元熙什么時候帶球跑了,背著自己偷偷生了個。“漂亮的人打小就漂亮。”元熙在化妝,都忍不住去看一邊在聽導演講戲得兩個小演員, 不由感慨,“不過這小小年紀就得開始來劇組打工了,太好看也不容易。”“這兩個孩子還真的……很像你。”高懷瑜回想了他那幾張童年照片,還有記憶里的元照,點了點頭,“真的很像。”元熙一點沒有害羞的意思:“嗯……好像小時候我出門, 也天天被人夸好看來著。”高懷瑜:“要是那會兒你也被找來做小演員……或許昭明也能早點找到你了。”元熙一愣,搖了搖頭:“真要那樣, 他們估計也怕我被找到,不會讓我去。”小時候也不是沒被人看中去做童模,那時候就沒能去。可能后來覺得那么多年都沒找上門,不會有事了,元熙做個小模特能賺錢補貼家里也很好,只要別太出名也不會引人注意。結果元熙突然因為學妹剪的視頻爆火,被元家注意到了,這也是那家人沒想到的。“還好……”高懷瑜目光柔柔地落在他臉上,“應羲總歸是會被人看到的。”不然他這輩子可能要跟人錯過了……如果沒那個意外,他們青梅竹馬,是不是會早點想起從前?“嗯。”元熙很能對上他那突然悲春傷秋的腦電波,就笑了笑,“我這不是回來了嘛。”化妝師最后給人定好妝,示意可以了。高懷瑜滿意點頭:“真好看……我那一百多套衣服沒白準備。”君玉給這劇的服化道貢獻不少,光高懷瑜給太武帝這個角色準備的就有一百多套,還都是嚴謹考究的復原風,每一套各有風格,凸顯演員氣質的同時又貼合人物。元熙身上這身玄黑騎裝顏色單一,沒有什么紋樣裝飾,全靠不同的布料搭配出層次感,看去干練又貴氣。站起身來化妝師還幫忙給他披上黑色披風,更顯得肩寬腰細。就是大夏天的,拍秋天的戲,穿成這樣實在是熱。高懷瑜的時間有限,所以元熙登基之后的那些戲份被安排在前面拍。劇情走向跟他們之前上節目拍的小劇場一樣,對自己該怎么演都有理解了。但半個小時的小劇場擴成剪出來都有幾個小時的戲份,具體情節臺詞就要細節很多。